化工网首页 | 产品 | 企业 | 商机 | 报价 | 达人卖货 | 资讯 | 助手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商城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会展发布
REACH 资讯
  首页 > 会展资讯 > 会展快讯
 会展搜索
关 键 字: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会展地区:
形    式:
行业类型:
   
 
 
快讯搜索:
我国医药保健品2005年首赶全国外贸出口增速,2006年有望继续增长
发布日期: 2006-04-17  

       2005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达到256.3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2%,出口方面,尽管面临着人民币汇率调整、国内竞争加剧、国际市场遭遇诸多贸易壁垒与贸易争端的不利因素,通过全行业的努力,出口额达到138.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14%,多年来首次赶上全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其中,中药类出口8.3亿美元,西药类出口87.58亿美元,医疗器械类出口42.13亿美元。进口增速略有下降,进口额达到118.35亿美元,增长18.54%,增速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其中,中药类进口2.4亿美元,西药类进口77.63亿美元,医疗器械类进口38.32亿美元。医药保健品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9.6个百分点,顺差19.67亿美元。2005年,国际医药市场贸易总额约为2700亿美元,我出口额占国际医药市场贸易总额的5.11%,比2004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2005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约为4000亿元人民币,外贸出口贡献值已占到27.8%。 
    国际市场对我产品需求旺盛。在经过了10多年的年均7%的较高增长以后,2005年,国际医药市场增长减缓,据有关统计,2005年国际医药市场增长约为5%,市场总额约为5800亿美元,欧美和日本约占市场总额的89%,国际市场尤其是周边和发达国家对我医药类产品需求仍然十分旺盛,我对主要市场的出口均衡增长。2005年,我医药产品出口覆盖了全球6大洲214个国家与地区,其中以对周边和对发达国家为主,亚欧美仍是我出口主要市场。全年对亚洲出口57.8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1.93%。对欧洲出口37.7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7.34%。对北美洲出口27.9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0.23%。以上三大市场占我出口总额的84.08%。对6大洲出口增速均超过了25%。美国、日本、印度、德国和韩国排出口前5位。在出口排位前20个国家与地区中,对印度出口增长高达47.58%,对泰国、比利时、俄罗斯、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法国、韩国、荷兰8个国家的出口增长超过了30%。对我国香港特区的出口增长最慢,出口额5.97亿美元,排出口的第6位,同比增长7.31%,表明香港在我医药产品出口中转地位进一步下降。
    企业国际化意识进一步增强。国内产能增加,出口竞争激烈。出口经营队伍进一步扩大,一批公司逐步形成医药产品进出口的规模化经营。我国的医药产业在经过GMP强制认证以后,产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产能进一步扩大,加上药品连续几次较大幅度降价,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国际化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更多的企业尤其是江浙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将市场重点转向国际。2005年海关统计有医药保健品出口实绩的企业15271家。出口实绩在10万美元以上的经营性企业6184家。出口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规模性经营企业281家,出口额66.7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8.35%。出口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中型出口企业24家,出口额18.2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3.22%。 浙江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东北制药总厂、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出口突破1亿美元。浙江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出口达到了1.4亿美元。
    出口仍以原料药为主。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有所提高,但产品结构仍然不理想。在出口产品结构方面,仍以原料药为主,全年西药原料药出口达到79.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55%,占出口总额的57.26%。出口超过1亿美元以上共有柠檬酸、VC、四环素、青霉素工业盐、VE、扑热息痛等7个单品种和14个混合品种。原料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有所提高,一批企业通过了FDA和欧盟认证,出口价格有所提高。2005年每吨售价2983美元,同比增长10.49%。中药中药材和提取物出口6.81亿美元,占中药出口的82.05%。其中提取物出口2.97亿美元,同比增长31.17%。
    医疗器械与设备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产业近几年有较快发展,2005年国内医疗器械总产值达到了770亿元人民币,已基本上扭转了大型医疗设备全部依靠进口的局面。在小型医疗器械与按摩器具方面,我国产品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近几年出口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发展。2005年医疗器械与设备出口36.79亿美元,连续3年出口增速超过了30%。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医药类产品出口增长168.52%,医疗器械与设备的出口增长了266.43%,高出了100个百分点。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2004年我国医疗器械与设备的贸易逆差为6.2亿美元,2005年缩减到1.07亿美元。出口增长超过进口增长17个百分点。按摩器具出口6.1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48.72%,占医疗器械与设备出口的16.65%。高科技含量的大型和先进医疗设备出口有较大增长,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出口196台,金额达5467万美元,同比增长95.57%。彩色B超出口3278台,金额4534万美元,同比增长121.94%。B超出口13967台,金额6366万美元,同比增长89.71%。进口增速持续下降,总额38.32亿美元,同比增长15.34%,增速下降了17个百分点。进口以大型和先进医疗设备为主,彩色B超、X射线断层检查仪和核磁共振成像装置进口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制剂出口面临两大瓶颈。出口增长缓慢,制剂进出口逆差进一步扩大。至2005年底,我国已有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药品GMP认证,医药产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产能迅速扩张。但我国医药研发能力较低,国际竞争力不高,国外药品注册和国外市场营销是制约我制剂产品出口的两大瓶颈。中药出口仍然难以进入医药主流市场,西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国外跨国公司加大了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开发力度,进口大幅增长。2005年,西药制剂出口3.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26%,中成药保健品出口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27%。与2000年相比,中西成药出口由2.99亿美元增长到5.31亿美元,5年间增长了77.59%,远远低于医药保健品出口总增速。2005年,西药制剂进口15.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77%,中成药保健品进口1.18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制剂进口总额16.87亿美元,是我制剂出口的3倍,贸易逆差11.56亿美元。制剂进口增速高达24.59%,高于出口增速6个百分点。
    2006年有望持续增长。新的一年,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国际医药市场对我产品需求的增长,国内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这些都给出口发展带来了较好机遇。但同时,由于人民币持续走强,原料药出口面临着反垄断与反倾销的双重挤压,制约制剂出口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有力的改善,这些都是2006年所面临的艰巨挑战。
    国际市场上,医药产品仍将保持5%以上的增速。非专利药市场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原料药生产继续转移,天然药物市场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与周边国家对我医药产品的仍保持着强势的需求。国际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医药市场和医药产业的关注,通过投资并购资本重组合作研发等方式进入我国的医药产业,并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化。我国原料药出口虽然面临着很多的不利条件的挤压,但依然据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制剂产业要加大对重点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市场开发的力度,利用国内已有的产能,积极争取通过国外相关认证,加大委托加工,消耗多余产能。医疗器械与设备的出口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尤其是要扩大高科技水平的大型和先进医疗设备的出口。
    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万亿美元,我国已成为第3大贸易国和第2大出口国。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理想,资源与环境成本过高。大力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的重大举措。2005年,国家商务部等8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扩大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若干意见》,商务部在全国认定了15个国家医药出口基地,国家与地方政府都将陆续出台一些相关的支持政策。将给发展医药产品出口带来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同时,我国医药产业和医药出口行业近年有很大的发展,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国际认证的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国际化意识进一步增强,很多企业已在多年的努力中摸索出进入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国内的中介服务也在迅速成长,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将在2006年进一步加强对行业的信息、展览、国外注册等服务和行业协调、贸易救济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品牌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促进产业的国际化。从政府、企业和中介服务三个层面上,都为扩大2006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同时,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跨国公司的努力,我国2006年医药产品进口仍将有较大的增长。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将有进一步的提高。2006年,我国医药产品的出口增速将保持在20%以上,进口将保持在15%以上。(完)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化工网上刊登的所有信息未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将自行加以判断并承担所有风险,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 ChemNet邮箱 - 产品导航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合作媒体: 印度化工周刊 - 日本化学工业日报社 - 美国化工网 - Buyersguide - Chemweek - ChemExper - 卓创资讯 - 天天化工网 - 中塑在线 - 银行联合信息网 - 中供化工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网盛供应链学院 - 网盛创新研究院 - 网盛大宗 - 纺织网 - 医药网 - 行业会展网 - 检测通 - 染化交易市场
化工网 版权所有 1997-  浙ICP证:浙B1.B2-20080131  展会合作热线:0571-8822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