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场化”培育成熟展会
|
发布日期:
2005-06-07
|
第53届医博会已圆满落幕,但带给哈尔滨人的思考仍在继续。
几位参与了我市多次展会工作的人士表达了这样一个共识:虽然年年经历哈洽会,但医博会的到来仍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一个标准的市场化运作的展会。
医博会的成功让人看到,市场化是当前会展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市一位会展界
专家认为,一个展会在最初几届,应该由政府起主导作用,一旦建立了品牌,就应该逐步交给专业会展机构来操作,走市场化的道路,以便于长远发展。医博会成熟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值得哈洽会借鉴。
层层分拨
细分会展产业链
作为仅次于德国MEDICA的世界第二大医疗展会,医博会主办方的“轻松”让我市的协助单位惊讶。全程协办医博会的省药监局办公室主任李军说,办这么大型的展会,主办方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国药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到哈参与办展仅有五六个人,但从布展到举办,医博会一切都有条不紊、紧张高效地运行!
这得益于一套规范的运作模式。国药展览公司医疗器械展览部经理宋伟介绍,国药展览公司是一家专业性的行业展览公司,在医博会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展览公司已将展会举办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详细分解:从前期信息搜集、宣传到招商、布展等各个环节都建立起一支支专业队伍,形成周密细致的展会产业链。每届展会前都会进行大量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通过招标等市场化运作方式,为展会的主要环节选择代理公司,把主办方从大量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
展览公司与展商唇齿相依,在会前、会后,国药展览公司均会委托调查公司,对医博会参展商的参展目的、展出效果等进行问卷调查,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展商及改进工作。
一个大型展会,布展工作最为繁重。在这个环节,国药展览公司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优中选优,选定了12家专门从事展会布展的装饰工程公司,医博会在哪举办,这些公司就跟到哪里,承担所有展商的展台搭建、装饰。其设计水平和布展速度都达到了国际水平。主办方和参展商不必再在这个环节上操心。
在医博会期间,为展商提供吃、住、行等方面的保障是主办方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总经理刘波介绍,在本届医博会上,主办方只与会展中心一家签约,把场馆提供及为展商提供物流、餐饮、广告、旅游等配套服务的工作全部交由会展中心代理。这种国际先进的“一站式模式”为主办方减轻了负担,而不会做“一锤子买卖”的专业展馆也会从自身信誉出发,给展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政府淡出 转向“幕后”支持
在第53届医博会上,不少市民注意到一个全新的现象———在以往多被列入主办单位的省市政府此次被列为了“支持单位”。
本届医博会主办权曾经过激烈争夺。国药展览公司医疗器械展览部经理宋伟介绍,在哈尔滨、南京、杭州、广州、南宁等8个申办城市中,哈尔滨是唯一以政府名义申报的。哈市政府领导带队三次赴京,用其真诚和执著,将医博会的主办权争到了哈尔滨。但在医博会举办期间,政府默默退居“幕后”,为展会发挥积极协调、提供服务和保障的作用———在会前、会中、会后,政府加强了市容市貌建设和展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公安、卫生等部门确保展会期间治安、消防、交通安全和参展客商的饮食安全,协调公路、铁路、民航部门,保证展会前后人流、物流的及时疏通等。
医博会期间,组委会有关人士介绍,政府不再唱主角是本届医博会最突出的特点。省药监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对此也深有感触:在医博会上,主角配角都找准了自我定位。展会纯属经济行为,必然要走市场之路。
市场问题,就要靠市场运作,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如此才能真正成功。这次医博会即印证了这点:主办、承办单位是中国医药集团和国药展览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也均是国家及省相关公司、协会。政府则负责做好配套服务工作。一台展会,谁应该是主角谁来当,谁是配角谁就做,找准自我定位,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我市一位会展界人士指出,与医博会的企业办展、企业召商相比,历届哈洽会都是由政府主办、政府招商,政府财政投入也较大,不利于其长远发展。随着会展业市场机制的完善,政府应该逐步退出展会组织者、承办者和运营者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撒手不管,对于展览业还刚起步的哈尔滨,政府支持必不可少,但着力的重点应该是致力于展览业发展外部环境的营造,包括出台扶持政策、规范展览市场、改善城市配套设施、加大会展人才的培养力度等。哈洽会举办了15届,在专业展馆、参展企业等各方面都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了完全走向市场,由量变向质变飞跃的基础。
来源:哈尔滨日报 |
|
|
|
|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化工网上刊登的所有信息未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将自行加以判断并承担所有风险,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