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上港商屈指可数 香港展业进内地有难言之隐
|
发布日期:
2005-01-21
|
最近,《香港商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CEPA允许香港展览业以独资形式北上,然而,CEPA正式实施一年后,以独资方式北上的港商仍屈指可数,以合资、合作甚至“挂壳”方式北上的却日渐增多。其中原因在于CEPA虽然为展览业打开了北上大门,但是一些细节问题却成为“绊脚石”。
细节未明北拓叹难
“允许香港公司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会展服务”,CEPA协议中短短的一句话,让香港会展业成为18个获准进入内地的服务行业之一。不过,CEPA协议正式实施近一年,笔者注意到,香港展览业界并没有付诸行动。香港会展业号称“全球会展之都”、“全球最佳会议中心”,但从深圳市及广东省会展协会等单位了解到,截至目前,除了香港展览界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落户广州,一家公司落户深圳外,其余展览公司仍在观望。谈及这一现象时,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CEPA协议从政策层面上为香港展览业扫清了北上障碍,却无法解决具体操作时的问题。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的董宏鼎先生告诉记者,港澳业界担心的“细节问题”主要指税收与收费。在内地,国内外展览企业的税收标准不统一,港澳业界独资进入内地后,是按国外企业收税还是按照国内企业收税,未有明确规定。在展览收费问题上,内地实行的是境内外“双轨制”,香港参展商需付的摊位费比内地参展商高5倍,直接影响香港展览公司内地办展的客源。
香港展览公司进入内地后,肯定会发挥其信息资源优势,以开办国际展览为主。但是,港独资展览公司要取得内地办国际展的资格,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应由哪些专业团体或政府来认定等问题,目前在内地也未明确规定。此外,按照海关有关条例,展品进出海关需要按货物的价格交纳押金,这一政策也难倒了不少香港参展商。此外,许多非政策性因素也让香港在内地的独资展览公司伤神。董宏鼎说,在内地办大型展览需要解决配套的交通、消防、卫生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内地展览公司会“如鱼得水”,而香港独资企业可能会“一头雾水”。香港展览协会主席朱裕伦谈及北上感受也大叹苦经。他说,举办一个展览需要运用网络、杂志等推广手段,目前内地的出版、网站等业务尚未对外资开放。他呼吁内地政府早日出台相关细则,以彻底扫除香港展览业独资北上的障碍。
合资合作难创品牌
尽管独资北上存在诸多障碍,但香港展览业界并没有停止北上步伐,与内地民企合资办企业及合作办展览业务,成为港企北上的首选。广东会展推广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顾辉告诉记者说,香港有一定实力的展览公司早就以合资或合作方式进入了内地。香港雅式公司进驻内地已有20多年,每年与内地合办的展览接近20个。深圳会展协会拥有150多家会员单位,外资会员占近10%,其中港资公司占外资会员的一半以上。董宏鼎解释说,该会港资会员中,在深圳独资的香港企业只有一两家,其余都是在内地有业务的香港本土企业。在内地成立“挂壳公司”即以内地人身份注册成为内地民营企业,也是香港一些展览公司另辟的北上蹊径。很明显,之所以选择这种北上方式,就是为了避开外商独资企业内地展业时碰到的种种麻烦。对于这一做法,有业内人士表示了不同看法。深圳会展协会的董宏鼎先生坦言,这是一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有关专家认为,从事展览业需要历史积淀,需要品牌效应。而无论合资、合作,还是“挂壳”方式,都不利于发扬既有品牌。这种做法从长远来说会增加香港展览公司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一些内地合作者在逐渐掌握了港商的各种资源后,往往选择“单飞”,独立主办由双方辛苦培养出来的品牌展会。董宏鼎说,虽然在内地成立独资公司还面临诸多障碍,但从长远发展考虑,港商应该克服困难北上设立独资公司,一旦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其无形资产的价值无法估量。
市场环境难以适应
自1970年香港举办首届时装节以来,香港展览业走过了30余年辉煌的历史。如今,香港每年要举办近70个大型定期专业国际展览会,吸引3万多家参展商参展,35万来自全球各地的买家前来采购。据香港展览协会主席朱裕伦介绍,虽然香港只有会展员工2500名,每年创造的会展收入却高达18亿港元,并带来酒店、运输等相关行业接近54亿港元的收益。
近年来,会展经济逐渐走向前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打造“会展中心城市”。深圳社科院的董晓远先生认为,香港会展业具有绝对优势,内地展览公司无论在展览内容和规模及水平上都无法与之抗衡。专家们认为,目前香港展览企业北上面临的另一问题是,对内地的展览市场必须有清晰认识。在展览业管理机制方面,内地仍处于“多头审批、政出多门、法规滞后、缺乏行业协调”的状态。在内地,有权管理展览业的相关部门至少四个。目前,内地相当多大型会展项目都由政府主办或背后操控,如广交会、深圳高交会等。广东省会展业协会秘书长郑子华先生认为,缺乏有效管理是导致内地会展市场竞争无序的根源。据了解,仅在广东省工商局登记从事展览业务的企业就达1200余家,其中60%以上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下。这些“游击队”展览公司为了生存,不按章办事,扰乱了市场。而这些,都是北上港企必须面对的市场环境。
应对挑战独具优势
令香港展览业备感压力的还有———不得不与国外同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2004年年初,在CEPA协议正式实施后不久,商务部出台了新的《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暂行规定》首次允许外国投资者,可以以外商独资或合资、合作的形式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对此,香港展览协会主席朱裕伦说,《暂行规定》使外资公司可以在内地享有与香港公司同等的待遇,CEPA对香港展览业来说已没有任何意义。从2003年开始,已有部分国外展览公司进入内地市场。除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与中国国际展览公司合资成立“京慕国际展览公司”外,2004年开始,德国柏林国际展览公司、美沙集团、新加坡环球展览公司、日本TCS会展服务公司等国际知名会展公司纷纷表示有意投资内地。不过,也有内地专家认为,相比海外同行,香港展览业拥有独特优势。如他们更了解内地,在文化、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内地非常接近。这一点从香港展览公司以往开拓内地市场的业绩可以看出来。深圳市会展协会的董宏鼎先生说,包括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在内的海外展览公司,进入内地市场后,无论是招展方法还是营销方式都与内地市场相脱节,而香港公司的赢利能力比国外公司好得多
来源:国际商报
|
|
|
|
|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化工网上刊登的所有信息未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将自行加以判断并承担所有风险,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