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冷脸”看成熟
|
发布日期:
2004-12-28
|
展览业开放,西风东渐,一些发达国家先进展览理念,也在不断引入中国。近些日子,在国内一些展会上,可以看到组展商对观众的成分开始严格把关,只准专业观众进场;而有的参展商在展台前索性挂起了“谢绝入内”的牌子。无关观众遭遇“冷脸”。这种挑选对象,冷热有别,追求参展效果的举措,在我国展览行业,特别是专业展会中已渐成趋势,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展览业正在走向成熟。
注重表面声势,不求实质效果,不仅是心态问题,也是一个体制问题。在国外,展览会很少噪声鼎沸,人如潮涌的现象,那不间断地三三两两参观者,虽说看着有点儿冷清,但却能产生大量的订单,以其极高的成交率,成为名副其实的展示与交易平台。我国展览业大发展只是近十来年事,至今仍刻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诸如靠行政命令办展、追求声势、粉饰人气、浮夸成交数字等等。这些现象说明,我们不少组展和参展单位,并未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对待展览会,展览会往往不是政治任务就是人情任务。
如今,一些成功的展会,已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懂得向展览质量要成果。展览质量来自于观众的质量,观众质量决定于专业观众的多少;只有专业观众的踊跃参与,高成效量这一成果才有保障。参展商一次参展投资有的达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要的不是人气而是订单。因此,从组展商到参展商都有必要采取一些策略和手段在吸引专业观众上做文章。我们看到,对专业观众优惠观摩措施,对普通观众的有所限制,已成为不少展览会的基本选择。
组展商与参展商对观众取舍,不仅是展览业成熟的标志,更是展览业逐步由热衷规模的综合展,向讲求实效的专业展转化的标志。展览会的专业化和“小众化”趋势是经济发展,专业细分的必然要求。因此,摆在大家面前的共同任务,是尽快适应这种趋势的转变,牢牢抓住展会商机。 |
|
|
|
|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化工网上刊登的所有信息未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将自行加以判断并承担所有风险,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