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博会总规划师披露上海世博会八大新亮点
|
发布日期:
2004-12-17
|
昨天,《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浮出水面,新近担任世博会总规划师的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志强教授向记者披露了调整后规划的八大新亮点:
永久性建筑
2010年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只占园区内建筑总数的20-25%,多数为临时性建筑,考虑可持续利用。永久性建筑也并非都是新建的,部分可以利用历史老建筑,也可以是老厂房改造。但今后它们将是上海城市的新景观,已经确定为上海未来的国际文化、商务和外事活动的区域。
标志性建筑
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是群体建筑,而不是单一建筑。它将建在黄浦江的中心地段,可能横跨浦东、浦西两个区域,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这次规划中标的英国罗杰斯等三家设计公司规划中都有不少好的创意,但都不可能直接作为标志性建筑,它明年将向全球招标。
核心区
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规划范围分为浦东、浦西两个区域,世博会园区的核心区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跨越黄浦江两岸,约1.2平方公里。浦东以新建展馆和世博主题馆等展示空间为主,可布展中国馆、主题馆、国家馆、地区馆、演艺中心、部分企业馆等设施;浦西以保留建筑改造的展馆和配套服务设施为主。除了园区内拟建设的展览场馆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外,还有经营性建筑及设施,包括会议中心、商业走廊、影剧院、综合文化体育馆、大型游乐场等,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此外,尚需建设道路、广场、公共卫生、通信、照明工程等区内配套设施。世博村内拟建设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酒店、商业艺术走廊、娱乐中心、行政办公中心、服务式公寓、地下车库等。世博园区外部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商场、餐厅、金融服务、邮政、消防系统,以及相关配套的海关、公安等设施。
复合交通
上海世博会将接待7000万人次以上的观众,交通压力非常大。新规划中考虑以复合交通的多模式破解这一难题,它有三个特点:1、路口外移,到世博会参观不是车子开到门前再下车,而是在几公里外就需停车下车,通过馆内的公共交通车把观众送进去;2、大量使用轨道交通,50%的观众利用地铁运输,这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剩下50%中,30%利用公共交通巴士,20%的可以用私人轿车,但这不鼓励;3、把水上大门打开,观众可以乘船进入世博会园区,这是上海的一大创新,黄浦江的上游、下游都可以乘船前来,至少设3个水上大门。
磁浮交通
现有磁浮交通将尽量利用,专家建议把现有磁浮轨道延伸到杭州,这样就可以连贯长三角的城市圈,江浙观众可以直接乘坐磁浮列车来看世博会,大大缩短时间,这一建议已经上报。
城市天际线
新的城市天际线将利用黄浦江现有水文线,目前黄浦江低位岸线是4.8米,而高端岸线是7米高(按照千年一遇大潮),今后新的城市天际线就利用这两者的“落差”,设计由高至低的斜坡式绿地,建立开阔的几十公顷的大面积绿化,这一黄浦江边巨大的绿地将成为上海最大的绿地,也是城市全新的景观。
零废弃
世博会将在环境后续利用、基础设施后续利用、土地后续利用和建筑后续利用四个方面做到“零废弃”。 |
|
|
|
|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化工网上刊登的所有信息未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将自行加以判断并承担所有风险,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
|